索尼dsc-w570(2020年度最佳產品榜單:最好的你值得最好的List)

2025-07-05 08:18:25
声明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只提供存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時光飛逝,萬象更新。

索尼dsc-w570(2020年度最佳產品榜單:最好的你值得最好的List)

全球人民一起攜手度過了“短暫”而又“漫長”的2020年,共同踏入嶄新的2021,這一年裏,我們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力量,感慨科技的進步與速度。不平凡的2020年注定會被載入史冊,社會與個人都在經曆著生存和生活所帶來的巨大考驗,但也如同習主席所說“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在這攻堅克難的一年裏,PC產業的腳步也從未停歇,2020年裏我們依然看到PC產業成千上萬的新產品,不平凡的2020年裏也有不平凡的電子產品值得被人銘記。我們從2020年新推出的新品中精選出這份年度最佳產品榜單,讓更多的人認識它們的優秀。

2020年度最佳產品精選原則

◇ 市場上同類產品的領導者
◇ 在一個或多個重要特性上具有優秀表現
◇ 具有創造性、前瞻性的設計或開發思路
◇ 寧缺毋濫

CPU篇

今年Intel這邊推出了全新的Tiger Lake架構,采用10nm SuperFin工藝的它頻率比去年的Ice Lake有大幅提升,但問題在於它依然隻有移動低功耗的版本,TPD不超過35W,桌麵平台和移動高性能平台主力依然是Comet Lake,它本質上還是Skylake,沒有任何驚喜。而AMD這邊,移動平台推出了7nm的Renoir APU,新的移動處理器為AMD贏得了不少訂單,後來它還變成了銳龍4000G桌麵處理器,當然重頭戲還是11月解禁的Zen 3架構銳龍5000處理器,這可是今年最重磅的產品,讓Intel在遊戲方麵的優勢蕩然無存。我們從今年的新品處理器中挑選出了兩款處理器。

最佳綜合性能處理器:AMD Ryzen 9 5950X

全年的綜合性能最強CPU給了Ryzen 9 3950X,而今年則是它的繼任者Ryzen 9 5950X。他們同樣是16核32線程的處理器,新的Zen 3架構讓Ryzen 9 5950X的單線程性能比上代提升了12%,CCX的改動讓Zen 3架構的內核延遲大幅降低,並且提高了L3緩存的利用率,遊戲性能比上一代大幅提升了19%,已經反超了Intel,最強遊戲處理器已經易手。多線程方麵,目前在主流平台上它沒有對手,而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還是。

評測回顧:銳龍9 5950X/5900X CPU天梯榜首發評測:這波是AMD的全麵勝利

最佳千元級處理器:Intel Core i5-10600KF

AMD今年雖然在桌麵市場表現強勁,但千元級最具性價比的處理器產品還是Intel的,Core i5-10600KF它的長年售價1399元,還不時降到1299元,它和去年熱賣的Core i5-9400F相比多了超線程技術,帶K後綴還支持超頻,而且它的默認頻率本來就不低,搭配B460主板使用也沒太大問題,在同價位的處理器裏麵有著最佳的遊戲性能,是千元級的性價比王者。

相關評測:Intel酷睿i5-10600K天梯榜評測:酷睿i7-8700K再世

主板篇

今年Intel把CPU接口升級到了LGA 1200並帶來了400係列的Z490、B460和H410,AMD方麵旗艦還是X570沒變,推出了新的主流與入門主板B550和A520。我們從今年的新品中選出了三款我們認為最具代表性的主板作為今年的年度主板。

最佳ITX主板:微星 MEG Z490i UNIFY

微星MEG Z490I UNIFY可以說是這些年來我最喜歡的一塊ITX主板,他的設計很平整,對散熱器的兼容性非常好。雖然是小巧的ITX主板,但是供電用料一點都不馬虎,直出的8 1相數字供電,配合10層的PCB板,讓這主板擁有強勁的超頻能力,特別是在內存超頻方麵的表現非常優異,而且它配備了雷電3接口,目前這個接口在台式機上還是很少見的,接口帶寬能到40Gbps,比USB 3.2 Gen 2*2快了一倍,還可支持視頻信號輸出,配合其他雷電設備可大幅度精簡走線。

評測回顧:微星MEG Z490I UNIFY主板評測:內存超頻能力極強

最佳設計師主板:技嘉 Z490 VISION D

技嘉VISION係列是麵向設計師的品牌,Z490 VISION D則是比較高階的設計師主板,它的供電部分用了原生12相設計,這要比用倍相器或者並聯的設計要強不少。另一個亮點在於擴展接口上,配備雙雷電3接口與DP In接口,配合上雷電3的顯示器,可以讓桌麵整潔程度上一個台階。另外為主板預留了豐富的擴展接口,上麵的三個M.2口都預留的散熱裝甲,2.5G加千兆雙有線網卡以及WiFi 6無線網卡也是新一代網絡標準,可滿足設計師們的各種需求。

年度最佳AMD主板: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其實今年AMD那邊的最佳主板挺難選的,因為沒有出新的旗艦芯片組,各個板廠都在B550玩出了各種花樣,但B550無論做到怎麽樣也是很難取得X570的,畢竟芯片組的規格差距就放這裏,華碩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是為數不多的新X570主板,與原來的C8H比起來主要是換了更強的Mosfet,CPU供電變得更強了,此外X570芯片的散熱風扇也取消了,是目前少數采用被動散熱的X570主板,網絡方麵也進行了升級,有了2.5G有線和WiFi 6無線了。

顯卡篇

從芯片級的角度講,今年的新顯卡很多,如果具體到產品上麵那就更多了,但是很可惜,在今年年內我們見到的非常具有新意的產品數量比較少,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我們絞盡腦汁地從今年接觸過的產品中挑選出了以下幾款作為年度產品。

最佳創作者顯卡:技嘉 RTX 3090 VISION OC雪鷹

顯卡市場很容易同質化嚴重,所以在顯卡外觀設計上各家產品都會盡量注入較多的設計元素,才容易比較凸顯差異化,但是這也讓顯卡的外觀非常的不夠簡約,而對於內容創作者用戶來說,極簡設計往往才是他們喜歡和鍾愛的,技嘉的VISION係列顯卡就是這樣難得的一個係列。當然,對於內容創作者用戶,具有24GB大顯存和最強性能的RTX 3090核心更是必須的,所以我們決定將最佳創作者顯卡授予技嘉RTX 3090 VISION OC雪鷹。

評測回顧:技嘉RTX 3080 VISION OC雪鷹顯卡評測:內容創作、3A遊戲兩不誤之選

最佳遊戲顯卡:訊景 RX 6800 XT海外版最佳性能表現顯卡:iGame RTX 3080 Vulcan OC火神

今年英偉達和AMD的新一代顯卡表現都很不錯,相比上一代都有了巨大的飛躍,並且兩家之間也是一時瑜亮,考慮到價格和充分的遊戲性能,我們決定將今年的最佳顯卡授予RX 6800 XT和RTX 3080,它們之間各有側重,RX 6800 XT適合高分辨率下玩傳統光柵化遊戲較多的玩家,RTX 3080適合高分辨下玩光追遊戲較多的玩家。

具體的顯卡我們授予給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和iGame RTX 3080 Vulcan OC火神。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外形低調,溫度清涼且用料十足,還有勝於公版的性能,是今年A卡陣容中的最佳遊戲顯卡。 iGame RTX 3080 Vulcan OC火神獨特的「維」屏幕相比前代大大升級,6根熱管加上真空均熱板以及3個8P供電為顯卡實現高能低溫提供了保障,是今年N卡陣容中的最佳遊戲顯卡。

評測回顧: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評測:性能更勝公版,溫度清涼用料十足
評測回顧:iGame RTX 3080 Vulcan OC火神顯卡評測:高能低溫個性化的「神」兵利器

最佳設計顯卡:影馳 RTX 3090 GAMER OC

影馳RTX 3090 GAMER OC是今年最能發揮DIY玩家的DIY精神的顯卡,它的星樂散熱器可以兼容樂高類玩具,給了顯卡極好的可玩性,玩家們可以把自己的樂高積木安裝在顯卡上麵,打造出隻屬於自己的顯卡外觀,而且考慮到樂高類玩具的多種多樣,在組合上隻要你有創意沒有什麽外觀是樂高搭不出來的,故而我們將今年的最佳設計顯卡授予影馳RTX 3090 GAMER OC。

最佳燈效顯卡:索泰 RTX 30係列 PGF

側透機箱和RGB燈效顯卡相輔相成,成為現在DIY玩家展示自己特點的裝機選擇,雖然現在具有RGB燈效的顯卡眾多,但整張顯卡都布滿RGB燈效的就很少了,而索泰的RTX 30係列PGF顯卡不僅能將RGB燈效布滿顯卡全身,更是將燈效設計出了現在最流行的賽博朋克風格,同時它還可以將顯卡的ARGB信號輸出至其他ARGB協議的燈效配件,實現整機燈光同步,在顯卡燈效方麵,它就是今年的最亮的“仔”。

評測回顧:索泰RTX 3060 Ti PGF OC評測:主流級別中的旗艦之選

存儲篇

今年的內存市場其實沒啥變化,DDR4內存是目前絕對的主流,這得持續到2022年才開始逐漸向DDR5過渡,內存廠基本上都在向高頻發展,單根16GB的內存也越來越多了,價格方麵,年初因為各種狀況影響下漲了一波,但到了第二和第三季度就連續下跌,第四季度的價格相對平穩一些,內存品類的最佳產品其實一點都不好選,同質化太嚴重,我們最後選出了這兩款產品。

SSD方麵今年就更進一步向PCI-E 4.0發展,許多主控廠都拿出了自己的PCI-E 4.0方案,三星、西數、鎧俠等原廠也推出了消費級的PCI-E 4.0 SSD,隨著2021年Intel平台全麵對PCI-E 4.0提供支持,將會有更多的SSD會采用新一代的接口。此外今年長江存儲也推出了自有的消費級品牌致鈦,並推出了數款產品,這是國產閃存與國產SSD發展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步。

最佳性能內存:芝奇 皇家戟 DDR4-4000 CL15套裝

高頻內存可以帶來更流暢的遊戲體驗這個我們已經做過多次測試了,其實對於遊戲來說要的並不是高頻內存帶來的高帶寬,其實普通的雙通道內存的帶寬就已經可以滿足遊戲的需求了,要保持遊戲流暢需要的是高頻內存的低延遲。想要內存的延遲低,除了內存本身的頻率要夠高之外,內存的時序也得低,芝奇的皇家戟DDR4-4000 CL15套裝在這方麵就做得很極致。目前市場上4000MHz的內存時序都是CL18或CL19的,芝奇這個CL15的當然相當搶眼,根據我們此前的測試CL19的DDR4-4000內存延遲大概在49ns左右,而這套CL15的能跑到43ns的延遲,有助於提升遊戲幀數,追求極致性能的話這套內存是絕佳的選擇。

評測回顧:芝奇皇家戟DDR4-4000 CL15套裝評測:極致的頻率與時序

最具顏值內存:XPG 龍耀D50

XPG龍耀D50內存配備厚實的散熱片,用最簡單的線條勾勒出複雜的幾何圖案,配合頂部的導光條,整根內存相當帥氣並且有質感,厚實的散熱片還有助於散熱。這套內存有特挑海力士CJR顆粒的特挑版本,有相當不錯的超頻潛力,不論是不是超頻高手都能將它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評測回顧:XPG 龍耀D50 DDR4-3600內存評測:外觀帥氣 超頻潛力可觀

最佳國產SSD:致鈦 PC005 Active

長江存儲推出了自有的SSD品牌致鈦,讓國產NAND閃存正式進入消費級SSD市場。采用長江存儲Xtacking架構閃存的致鈦 PC005 Active係列M.2 SSD無論在性能還是耐久度方麵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它最大的存在價值當然是告訴人家我們能造這樣的產品,而且有這樣的性能表現其實已經相當不錯了,是國產閃存相當重要的一步。

評測回顧:致鈦 PC005 Active 512GB M.2 SSD評測:閃存市場的生力軍

散熱器篇

今年的散熱器市場湧入了不少新力軍,競爭明顯加劇,出現了200元的雙塔風冷,入門級360一體式水冷的售價也大幅跳水。外形設計方麵ARGB燈效也逐漸變成市場主流,也出現了一些“猛男”配色的產品,黑化則是風冷的主要趨勢。此外水冷散熱器方麵在水冷頭上麵裝屏幕的產品變多了,配備TEC半導體製冷片的產品也進入市場,所以今年的很多新散熱器的新品挺多的,我們挑選出了幾款相對來說出色的產品。

最佳單塔風冷散熱器:ID-COOLING SE-50

ID-COOLING在風冷散熱領域已經耕耘多年,今年推出的SE-40、SE-50、SE-70係列散熱器,專注於風冷散熱本質能效的提升。特別是SE-50單塔風冷散熱器,通過雙風扇,5熱管的配置,壓力扣具,高品質導熱矽脂,將解熱性能提升至220W級別,能夠輕鬆應對Intel i7-10700K在重度多線程負載工作中纏身的熱量。同時在服務方麵,京東購買ID-COOLING針對SE-50散熱器還做出了30天內無理由退貨與全額退款的承諾,受到眾多用戶好評。

評測回顧:ID-COOLING SE-50風冷散熱器評測:高性價比、單塔風冷攪局者

最具性價比風冷散熱器:雅浚 Gratify3

雅浚作為一個新創立的風冷散熱器品牌,將風冷散熱器的細節,工藝,性能與價格較好的進行了平衡。主流型號G3一經上市,便引起玩家圈的熱議。作為一款百元主流價位風冷散熱器,越級置入了以往高端散熱器才具備的銅底焊接、熱管鍍鎳、金屬壓力扣具、高品質風扇等。雅浚作為散熱器新人,但其產品卻更多展現出了精確,成熟的一麵。專注產品本質,快速的讓很多DIY玩家對其產品產生了認同。

評測回顧:雅浚(ProArtist)Gratify 3散熱器圖賞及快測:精致的百元風冷扛鼎作

最佳綜合體驗一體式水冷散熱器:NZXT Kraken Z73

一體式水冷的同質化趨勢讓更多廠商開始尋求設計突破,在水冷頭上植入屏幕是不錯的革新。不過之前已有的類似產品,體驗都不盡人意。NZXT在年初發布了全新的Kraken Z係列一體式水冷,將分辨率、顯示麵積、顯示效果與自定義圖片的設置體驗提升到優秀的水準,即便是不更換圖片,隻用自帶的UI主題進行多種參數顯示,也非常養眼。同時本體散熱性能的優異表現,讓其成為2020年具備最佳綜合體驗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評測回顧:NZXT Kraken Z73一體式水冷散熱器評測:顏值出眾的實力派

最佳創新散熱器:酷冷至尊 ML360 SUB-ZERO

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為360一體式水冷,“水冷頭”內集成了TEC半導體製冷片與溫度濕度傳感器,TEC製冷運用於PC,最大的突破便是能夠將CPU的溫度降至室溫以下,去激發CPU在低溫區間的高頻低功耗屬性(比如在70W功耗內,讓酷睿i9-10900K的少量內核運行至5.6GHz甚至更高),這將是DIY散熱領域,結合軟件,係統,芯片,晶圓物理特性四者做出的首次嚐試,可能成為未來全新散熱模式的開端。

評測回顧: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半導體製冷散熱器評測:Intel Cryo低溫超頻新體驗

機箱篇

簡單概括這一年的新品機箱設計趨勢,那就是ITX精彩延續,ATX創意匱乏,MATX仍舊隱形,異形開放式有所收斂。在今年,大部分的中高端機箱都已支持顯卡豎裝,看來將成為未來設計的標配。同時,無論大小機種,模塊化設計,可變的機倉內結構,成為了新的熱點。

最具性價比迷你機箱:先馬 趣造I`M

先馬趣造I`M的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22升的甜品級體積,卻能夠容納MATX主板以及ATX電源,大大降低了MINI主機的組建成本。同時,趣造I`M的顯卡也支持橫豎兩用的安裝模式,目前最新的白色版本,還能支持上下的頂板與底板對調,讓主機無論放置於顯示器左右,都能讓側透的那一麵呈現在眼前。結合風冷/水冷,MATX/ITX主板,SFX/ATX電源,長/短顯卡的各種組合,正如“趣造”其名,從選擇硬件搭配開始,便開始了充滿樂趣的創造。

評測回顧:先馬趣造I'm機箱評測:它給你的裝機快樂,可大可小

最佳可玩性機箱:聯力 包豪斯 O11D MINI

2020年末,聯力為大家送上了一款包豪斯係列的新品:包豪斯MINI。新款的O11D MINI同樣采用了直方簡約的外觀設計,主體由兩塊大麵積的鋼化玻璃側透展示出內部的硬件,內部因采用了雙倉結構,麵板依舊為玻璃 鋁板的不對稱設計。整體的體積,比標準款的O11在三圍尺寸部分均有縮小,所以新款型號冠以MINI之名。不過,聯力並不滿足於套娃式的小改款,挑戰性的為其加入了可變的模組後板設計,讓固定外觀體積下,內部卻可以組合出多種主板與散熱配置的不同形態,充滿了搭配的樂趣,可能成為未來包豪斯乃至更多高端機箱的新設計方向。

評測回顧:[視頻] 聯力包豪斯O11D MINI機箱評測:依舊全景視窗,但更緊湊多能

最佳ITX機箱:酷冷至尊 NR200P

NR200P的通過表麵細膩的靜電塗噴工藝,非常養眼。白色機身輔以底部的淺灰色腳墊,正麵的淺灰色的LOGO,頂部的淺灰色網孔,兩種淡淡色彩的穿插,讓簡約不再枯燥。頂部前端下沉的線條設計,相信也讓很多用戶覺得秒不可言。NR200可免工具拆卸的頂蓋與麵板,做到了最佳手感力度,單手即可取下,安裝好後又並不覺得又任何鬆動;NR200係列各個板材之間的接縫間隙也均勻工整,模具的精度控製非常出色。結構部分,NR200也應該是首款支持橫豎兩種安裝模式的Mini-ITX機箱,橫插時兼容塔式風冷,豎置時底部可安裝240水冷。從兼容性,可玩性,散熱性都具備良好的表現,NR200做到了顏值與內在兼具的優異表現。

評測回顧:酷冷至尊魔方NR200P ITX機箱評測:玲瓏剔透,其容也大

電源篇

PC電源的發展向來都是緩慢的,要出現大的變革,基本上得以10年為一個時間段。2020年的電源發展也是如此,從總體來看依然是朝著“高功率化”以及“小型化”兩個方向走,其中“高功率化”是順應CPU、顯卡等關鍵硬件的功率變化而發展,“小型化”則是電源行業的共識。也正因為如此,2020年裏SFX電源受到了不少廠商與玩家的關注,相比於ATX電源的變動,高功率型SFX電源的出現可以說是今年裏最大的亮點。

最強SFX電源:酷冷至尊 V850 SFX GOLD

酷冷至尊並不是第一家做大功率SFX電源的廠商,但是其V850 SFX GOLD電源確實是首款正式上市銷售的850W款式標準SFX電源,這使得SFX電源搭配期間級平台使用變為了現實。當然這款電源可不僅僅是擁有850W額定功率那麽簡單,事實上其性能表現也同樣優秀而且值得信賴。作為酷冷至尊在SFX電源領域上的首度亮相,V850 SFX GOLD電源讓人印象深刻。

最具信仰電源:華碩ROG STRIX 850W雪鷹高達定製版

這款電源的上榜理由隻有一個,那就是高達!畢竟單單是這兩個字就足以讓玩家為之興奮,更何況它還是ROG家族的產品,而且其無論是輸出功率亦或是電氣性能都沒有可以挑剔的地方,看成是“一次性滿足你多個願望”的代表型產品,他的上榜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相關評測:華碩ROG Strix雪鷹850W電源評測:雪白的雷神之鷹降臨

外設篇

外設包括了很多產品類型,包括鼠標、鍵盤、耳機,我們把顯示器也算在了外設行列中。分大類來看,今年的遊戲鼠標市場關鍵詞應該是輕量化,去年年末羅技用一款G Pro Wireless告訴世人,競技級的無線遊戲鼠標可以做得如此輕,而今年雷蛇則是祭出了Viper Ultimate,在各方麵全麵超越了GPW,另外一股勢力則是由FinalMouse引領的“洞洞鼠”。鍵盤方麵今年繼續朝著更快的方向努力著,各種超快觸發的機械鍵盤層出不窮,新的軸體也不斷上市,可謂百家爭鳴。我們挑選了本年度中真正優秀的遊戲鼠標、鍵盤和一些其他外設組成了下麵的列表。

最佳無線遊戲鼠標:雷蛇 煉獄蝰蛇V2 專業版

煉獄蝰蛇是雷蛇非常經典以及熱賣的遊戲鼠標,它多年也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衍生出了多種新版本,而今年的煉獄蝰蛇V2專業版,則是順應今年電競向遊戲鼠標的無線 輕量化潮流,盡管這類型的鼠標選擇在今年市場上已經有很多,但雷蛇還是做到在新品上出類拔萃,證明了煉獄蝰蛇係列的曆久彌新。

在無線連接方麵,雷蛇自家的HyperSpeed技術,在低延遲、連接、穩定性上,都是死目前電競級遊戲鼠標中的T1級別,而在輕量化上,88g重量雖然不是極輕級別,但它沒有打洞,且對於原有玩家也足夠輕量了,加上表現上乘的Focus 傳感器,以及藍牙連接、幻彩係統、支持底座底座等齊全的進階特性,它是目前雷蛇陣營最值得推薦的遊戲鼠標,即使對比同級別的競品,它也同樣有自己能占上風的優勢。

相關評測:雷蛇煉獄蝰蛇V2、巴塞利斯蛇V2首發評測:傳奇繼續

最佳電競遊戲鍵盤:賽睿 APEX PRO TKL

賽睿是比較早定義出遊戲鍵盤這個細分類別的廠商,他們首次把機械軸引入到更適合打遊戲的概念裏麵,而在如今遊戲機械鍵盤異常普及的市場中,賽睿又通過APEX係列遊戲鍵盤,來為這個“爛大街”的產品類別注入一些新的想法和方向,特別是APEX PRO係列有著創新性的可調節軸體,可適應不同玩家的不同按鍵手感需求,這是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而作為麵向電競遊戲玩家的APEX PRO TKL,緊湊布局讓出更多桌麵空間給鼠標操作,智能OLED屏幕提供係統和遊戲的輔助信息顯示,以及高端遊戲鍵盤標配的鋁合金機身、RGB彩光係統、多媒體獨立控製等等,它不缺少任何玩家們想要的特性。

評測回顧:賽睿Apex Pro機械鍵盤體驗:讓鍵盤來適應你的手指

顯示器篇

說到今年與顯示器相關的東西,相信有兩件事應該是人盡皆知的,那就是360Hz刷新率以及HDMI 2.1了。這也難怪的,因為前者對於電競玩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而後者對於高端玩家以及主機玩家來說則是一個大升級。不過,今年顯示器市場上其實除了這兩個新特性外,也有不少其他的新東西新事物,包括300Hz的筆記本、DSC顯示器、更多的Mini LED背光分區等等,我們從今年的市場上甄選除了四款具有代表性的顯示器。

最佳4K遊戲顯示器:華碩 ROG XG27UQ絕影

4K 144Hz刷新率加上90%的DCI-P3色域可以說是目前遊戲顯示器的高端組合了, 而ROG XG27UQ正正給到玩家這幾樣東西。另外它也的加壓水平也控製得非常好, 可以做到既沒有拖影也沒有逆殘影的程度, 可以給玩家非常不錯的遊戲體驗。而XG27UQ內麵所包括的DSC芯片則是它的最大加分項, 可以讓玩家依靠單條DP 1.4線材即可達成4K 144Hz加上動態刷新率以及開啟HDR功能。

評測回顧:玩家國度XG27UQ絕影遊戲顯示器評測:DSC加持的滿血4K顯示器

最全能2K顯示器:技嘉 戰術KVM M27Q

2K 144Hz是目前顯示器的甜點配置, 既有不錯的分辨率可以打3A大作, 也有較高的刷新率可以應付電競遊戲。而M27Q則是在此之上更進一步, 把刷新率提高到了170Hz, 並且擁有目前同價位顯示器中出眾的97% Adobe RGB色域, 色準也不錯, 對於有輕度修圖需求的遊戲玩家來說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另外它還支持KVM功能, 可以透過鍵鼠來直接控製手機, 也是非常好玩的。

評測回顧:技嘉戰術KVM M27Q顯示器評測:可以鍵鼠打手遊的2K高刷廣色域遊戲顯示器

最佳遊戲電視:LG OLED55CXPCA

作為一款4K 120Hz的55寸OLED電視, 55CX有著同價位遊戲顯示器無可匹敵的尺寸以及畫質。55寸以及4K分辨率的組合可以給玩家來一種視覺上的震撼, 加上其自帶超越了「聽個響」的音響, 是一個全方位的遊戲享受。120Hz刷新率加上OLED自帶的無拖影對於想要捕捉畫麵中對手每個細節的玩家來說也是一大利器。其自帶的ALLM低延遲模式也可以消除以往用電視中來打遊戲時的那些輸入延遲。

相關文章:[4K高清] 遊戲玩家也愛的完美電視?LG CX 55 4K OLED TV開箱上手玩

手機篇

今年的手機市場可以說是悲喜兩重天。喜的是各大廠商使出了渾身解數,特別是國內廠商,各種新技術不斷疊加,彼此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有時候小得幾乎難以識別,5G、柔性屏、高刷新率、快充、拍照等各種元素都很好地集中在一起。廠商努力地實現差異化,想讓自己的產品脫穎而出,但殊途同歸,出來的產品變得同質化了,真的是太難了,不過合理的競爭對於消費者來說終歸是好事。悲的是華為經過千辛萬苦剛站上了山頭,卻被打了下來,難得市場真正出現核心級高水平的差異化,對消費者來說,以後的選擇又變小了。長遠來說,國內廠商脖子上可能隨時被架著刀,對廠商來說未來的路是難上加難。

最佳手機:Apple iPhone 12 Pro係列

蘋果終於也邁入了5G時代,重新使用高通的基帶改善了被用戶詬病的信號問題。這次整個iPhone 12/12Pro係列覆蓋非常全麵,根據屏幕尺寸和攝像配置劃分檔次,迎合了不同用戶群的個性化需求。拍照方麵蘋果一向有自己獨到的調教,特別在最高端的iPhone 12 Pro Max上麵,使用的1200萬像素主攝像頭傳感器也更大,具有光學防抖功能的三攝鏡頭,配合激光雷達掃描儀,讓用戶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新一代A14的強大毋庸置疑,綜合性能無可挑剔,加上與iOS的緊密結合,再次證明蘋果依然引領著手機市場的發展。隨著蘋果自研芯片計劃進一步實施,未來開發自研基帶並集成也隻是時間問題。

最佳手機:華為 Mate40 Pro

對於麒麟9000 5G SoC在性能上的期待,使得這款旗艦產品在推出前就備受矚目。事實上作為業界第一款5nm 5G SoC的麒麟9000不負眾望,澎湃的性能讓人們見識到華為在研發上的雄厚實力,而且手機整體配置相當出色,雖然屏幕稍有瑕疵,但具備了現階段頂級手機所有元素,也足以讓其在2020年末站在了安卓手機的頂端。特別拍照方麵,升級的抗畸變算法可以大幅降低超廣角畫麵的畸變,解決了不少人在日常拍照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非常值得稱讚。華為在拍照上麵下苦功不是第一天了,基本每年新機發布都能看到這方麵的進步,同一代安卓手機裏總能有力壓群雄的表現。

筆記本篇

在2020年的筆記本電腦市場有著太多新機型,但在遊戲本市場,其實有不少都是在2019年機型的基礎上,進行內部的CPU和GPU的換代升級,當然英特爾10代處理器,AMD銳龍4000係列,以及NVIDIA RTX SUPER係列,這三家的新CPU、GPU也確確實實進一步提高遊戲的體驗,所以2020年遊戲本的性能是整體變得更強了。

而在輕薄本類別,盡管AMD也已經有一些搭載他們銳龍4000U係列處理器的新品,但主要還是英特爾第11代酷睿處理器,以及EVO平台所主導的,在新處理器和新平台推動下,有著一批全新的輕薄本供消費者選擇,至於下半年蘋果M1芯片的推出,不僅開始顛覆他們自家的MacBook係列筆記本,同時也給筆記本的未來發展指出了一條轉向ARM的大道。

最佳性價比遊戲本:華碩 天選

時至2020年的遊戲本市場,已經是百花齊放、百花爭豔的擁擠狀況,其實是很難有那麽一款脫穎而出,能引起廣泛關注的遊戲本,在高端旗艦級別,可能還是可以靠高價高配置,讓大家驚歎一下,但在配置比較同質化的主流級別,實在是各品牌各機型難分高下的戰場,不過今年華碩的天選,算是做到讓大多數人都認可的一款主流級別遊戲本。

從華碩的品牌,優秀的做工品質、融入二次元文化的推廣,到AMD銳龍4000係列高性能處理器,能一窺光追遊戲的NVIDIA RTX 2060獨顯,加上7000元左右的價格,讓天選成為今年上半年出盡風頭,一度成為主流級別遊戲本的“閉著眼推薦也不會錯”,能夠有這樣的市場表現,它的年度頭銜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在初期,它也確實有一些小問題,比如出廠的屏幕色域不佳,內存隻有單通道,網卡不是Wi-Fi 6,但它便捷的可升級性,都可以在解決這些問題之餘,還讓它變得更好,而華碩在後麵也針對這些問題推出小改款的版本,讓一些不太懂硬件的純遊戲玩家,也能更好入手它,所以其實到現在年末,它都仍是一台不錯的遊戲本。

評測回顧:二次元與強悍遊戲性能兼得,華碩天選遊戲本評測

最佳旗艦級遊戲本:ROG 冰刃雙屏

今年的高端遊戲本其實是有一點無聊的,因為大多隻是在2019年的機型上,對CPU和GPU作換代升級,其它方麵並沒有太多新意,而ROG冰刃雙屏算是其中少有的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全新產品,而且是亮點足夠顯眼:它有兩個屏幕。

ROG冰刃雙屏除了配備一塊15.6英寸300Hz高刷新率主屏,還加入一塊4K級別分辨率的副屏,用於顯示遊戲裏麵的輔助信息,擴展了玩遊戲的體驗形式,而在兩塊屏幕之外,它的硬件配置又都是絕對頂級的,i9-10980HK RTX 2080 Super的最強移動平台組合,給足了今年筆記本上麵最強的遊戲性能,即使是光追遊戲也能應付,所以它無論在新意玩法,還是本職工作上,都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不差錢玩家一擲千金。

評測回顧:ROG冰刃雙屏遊戲本評測:開啟嶄新的移動遊戲體驗

最佳Windows輕薄本:戴爾 XPS 13 9310

戴爾XPS 13一直是Windows輕薄本的標杆之一,它在外觀設計、輕薄,以及硬件配置方麵,都有著對於優秀輕薄本的一套定義,甚至可以說XPS 13有在引領Windows輕薄本的發展方向也不為過,當中超窄屏幕邊框則是最為標誌性的設計,而今年新款的9310更是把這點做到近乎極致了。

XPS 13 9310用上了一塊13.4英寸16:10比例的4K屏幕,幾乎完全把B麵給撐滿了,相信這會是多年來,大家夢寐以求的屏幕設計,你能不在翻開這部機器後,被這種一麵都是屏幕的觀感所打動。

加上XPS 13本就緊湊的機身設計,一流的做工品質和用料,以及全新的磁懸浮鍵盤、攝像頭 指紋安全解鎖等等,而英特爾今年第11代酷睿處理器也為它在處理性能、圖形性能和續航上作了較大提升,所以它在多個方麵都是無可挑剔的輕薄本。

相關評測:戴爾XPS 13 9300評測:Windows輕薄本的標杆旗艦

最佳性價比輕薄本:搭載M1芯片MacBook Air

過往蘋果產品很少能與性價比一詞聯係上,但蘋果今年下半年的新款MacBook Air、MacBook Pro卻是不得不提的,他們雖然模具並沒有改變,但內部換用了全新M1芯片後,讓這兩部蘋果筆記本突然變成了非常有性價比的創作用途筆記本,其中MacBook Air可以評為今年最值得買的Mac電腦。

在M1芯片和macOS Big Sur的軟硬兼施下,新款MacBook Air有了流暢剪輯高清視頻的能力,這在市麵上的輕薄型筆記本中是很難做到的工作,而且它相比MacBook Pro,並沒有因為無風扇被動散熱影響到太多性能,而在其它部分,屏幕升級到P3色域,更快的SSD,耐用性更高的Magic Keyboard,以及達到18小時的續航能力等等,這些都隻是7000元左右,它讓你在今年考慮入手輕薄本時,有不惜轉投macOS的誘惑。

相關評測:蘋果M1芯片Premiere Pro性能簡測:它讓入門款Mac也能做視頻,但遠不算強無敵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2020年度超能網的最佳產品名單,由於時間和精力所限,我們無法對市場上的每一樣產品進行考察,列表必然會遺漏某些優秀的產品,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補遺。最後祝大家2021新年快樂!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A+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