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功夫茶的泡法步驟,以及功夫茶的泡法步驟文字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功夫茶的八個步驟是什麽?
- 功夫茶的泡法步驟
- 功夫茶衝泡過程
- 功夫茶的泡法步驟圖解
- 工夫茶衝泡步驟
- 功夫茶的泡法?想了解一下
Q1:功夫茶的八個步驟是什麽?
功夫茶的八個步驟:治器、納茶、候湯、衝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
治器——衝茶前的準備工作;
納茶——將茶葉進行粗細之分,並分別裝進茶壺中,最粗的茶葉放在茶壺低端,依次往上,最上麵是最細的茶葉,裝至茶壺的七八成即可;
候茶——初沸的水衝茶最好;
衝沫——開水從茶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
刮沫——衝茶時溢出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壺蓋刮去,然後把茶壺蓋好;
淋罐——茶壺蓋好後,用開水衝淋壺蓋,既可衝去溢出的茶沫,又可在壺外加熱;
燙杯——在篩茶前,先燙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溫,茶不易涼,也能使茶生香;
篩茶——講究“低篩”,這是潮州工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然後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地篩灑在各個杯中,不能一次注滿一杯,但一壺茶卻必須循環篩酒以至於盡。
工夫茶之功夫,全在茶之烹法,雖有好的茶葉、茶具,而不善衝,也全功盡廢。
功夫茶衝茶要訣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台灣三個派係,福建喝鐵觀音較多,潮汕喝大紅袍、單樅茶較多,台灣則喝凍頂烏龍較多,但是從衝泡方法上來說,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1、水分三等
工夫茶從水質、器皿到衝泡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水分為天水、地水、泉水三等。天水當然就是最上乘的,指的是雪水、露水等。地水指的是山泉水,按照土質的不同還分為土質、沙質、泥質等。
2、高衝低斟
“高衝低斟”說的是衝茶和斟茶的方法。
衝茶,要沿茶壺口內緣衝入沸水,水柱不能從壺心直衝而入,因為那樣會“衝破茶膽”,破壞茶的味道。
斟茶,茶壺要盡量靠近茶杯,這樣才能防止熱氣四散,水可能不夠燙,使茶香過早揮發。同時,低斟還不會激起泡沫,也不會發出滴答的聲響。
3、品茶禮儀
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
品茶,要先聞香味,然後看茶湯的顏色,最後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剛好分為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後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功夫茶
Q2:功夫茶的泡法步驟
1、第一泡:將適溫的熱水茶壺。 計時:蓋上壺蓋,計時1 分鍾。 燙杯:將溫盅水倒入茶杯中溫熱,或側置茶杯於茶船中旋轉,以茶船 內熱水溫燙後,取出置於茶盤中。
2、第二泡 :動作同第一泡,泡茶時間增加15秒,為1分15秒。 第三泡:動作同第二泡,泡茶時間再增加25秒,為1分40秒。 去渣:以茶匙掏去茶味已淡的茶渣,並將茶具清洗幹淨。 還原:將所有泡茶用具整理歸位。
3、泡茶時,要依茶的醱酵程度與焙火程度的輕重來調節: 綠茶類:以不超過75度為原則。
Q3:功夫茶衝泡過程
功夫茶,源於中國,後傳至日本、東南亞。我國以廣東潮汕、福建閩南一帶的正宗。近年來,功夫茶在許多茶館已風行,但真正了解的不多。下麵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功夫茶衝泡過程,一起來看看。
功夫茶衝泡過程
嗅茶 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欣賞嗅品一番。
溫壺 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裝茶 應備有茶匙、漏鬥,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舌。
潤茶 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刮去壺麵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衝泡 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澆壺 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溫杯 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小)。
運壺 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運行數周,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倒茶 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敬茶 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品茶 功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雲:“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須發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仿佛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製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完整的功夫茶具
1 蓋碗的陶瓷茶具
蓋碗茶具是一種上有蓋、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稱“三才碗”,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品蓋碗茶,韻味無窮。茶蓋放在碗內,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麵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是其妙也。
2 茶海(也叫"公道杯")
茶海,又稱茶盅或公道杯。形狀似無柄的敞口茶壺。因烏龍茶(安溪鐵觀音)的衝泡非常講究時間,就是幾秒十幾秒之差,也會使得茶湯質量大大改變。所以即使是將茶湯從壺中倒出的短短十幾秒時間,開始出來以及最後出來的茶湯濃淡非常不同。為避免濃淡不均,先把茶湯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後再分至杯中。同時可沉澱茶渣、茶末。亦可於茶海上覆一濾網,以濾去茶渣、茶末。茶海起均勻茶湯的作用,多用於烏龍茶(鐵觀音)的衝泡。
其大致功用為:盛放泡好之茶湯,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湯濃度相若,沉澱茶渣。
3 聞香杯
聞香杯,聞香之用,比品茗杯細長,是烏龍茶(鐵觀音)特有的茶具,多用於衝泡台灣高香的烏龍時使用。與飲杯配套,質地相同,加一茶托則為一套聞香組杯。
好處:一是保溫效果好,可以讓酒的熱量多留存一段時間,飲者也能夠握住杯頸暖一會兒手;二是酒香的味散發慢,可以讓飲者盡情地去玩賞品味。
傳統的茶道講究的就是一嗅二聞三品味:
嗅指的是嗅幹茶葉的香味,這是品茶的第一道,也就是將茶葉倒進茶杓(又叫般若甌)中(當然,之前茶藝員需要進行沐手、焚香等等禮儀程序),清茶客觀其形狀、顏色,嗅其幹茶香味。
聞指泡茶時,在暖壺(開水衝淋壺身)之後,很快將第一道茶倒入茶杯中做洗滌之用,這些個茶水是要淋回壺身的,叫做“玉液回壺”。然後再出來的就是第二道茶了,這道茶斟到聞香杯中,用小杯蓋口,茶客用食指中指夾緊聞香杯,拇指緊壓杯底翻轉過來,輕旋聞香杯,徐徐提起,雙手輕搓,送至鼻門作深呼吸,吸聞茶香,叫做“倒轉乾坤”。
品茶:燙茶入口,是用力吸的,一小口茶液混著冷空氣入口,不沾牙唇,讓舌頭上的味蕾在第一時間感觸到甘醇,貌似這就是品味的真諦。
4 茶壺,紫砂或朱泥的
選出水量為三杯或四杯的(幹茶1/3壺,完全泡開時的出水),多了少了都難控製。這裏的考究多了。
5 茶盤,寬,平
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異味。它提供的方便在泡第一,二道茶不可或缺,因為那時的時間控製是論秒計的,一點不順手就泡壞了。
6 茶匙,茶荷,就是幹茶入壺前的量具
跟其他雜七雜八的用具一套買的,擱在一筆筒似的東西裏,整套叫“茶道”。竹木石骨都無所謂,紫檀的不錯。茶量的合適直接影響茶湯的濃淡和氣,味,必須準確,泡多了就會知道一粒幹茶的多少都有影響。
7 爐及水壺
電或酒精燒的都可以,本身發熱時不生異味就行。必備,絕大多數功夫茶要求沸水,萬萬不能用飲水機或電熱水壺代替,因為它們設置的恒溫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斷地沸騰水質會受影響
8 杯
白瓷薄壁的,不影響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9 儲茶的罐
紙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實惠,紙罐遮光,密封袋封氣味和潮濕。放在陰涼幹爽的地方。有明顯焊縫的錫罐不要用(多數在罐底那一圈),因為焊劑洗不掉,味道會混到茶裏。
Q4:功夫茶的泡法步驟圖解
一:擺茶席
清洗衝泡茶所需要的茶器(紅泥小壺、壺承、品茗杯、杯承、納茶紙、茶倉、砂銚、紅泥小火爐、建水)
列席(可根據需求來擺放,原則是順手,易操作,整潔)
三隻杯子擺成品字狀
工夫茶茶席 一壺三杯在茶席中心
二:衝泡
一般來說衝泡工夫茶需要高溫,砂銚裏的水燒開了之後,先溫壺、燙杯,滾杯(其中滾杯最為考驗茶人的工夫了,大指抵住杯沿,中指抵住杯底其他手指乃至整個胳膊放輕鬆,掌心是空虛的狀態,感覺可以握一個雞蛋,然後大指輕輕往上撚)。
使茶器保持熱量,有助於下一步茶葉的發香。納茶:用左手取茶倉,右手掀蓋。再用左手將正方形的小紙片置於掌心,紙片長度不能盡量不要超過指尖,大指尖扣住紙片外沿。這時右手就可以倒幹茶了,為了把握量的精準度可以分為兩次以上倒茶,然後置茶入壺。提銚注水,為了防止水灑到外麵,先下注水,後提拉向上,有點像彈琴哦,按弦時,不直接按弦,有個滑弦的過程,、水快住滿時,再漸漸把水流收回來,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圓,蓋上壺蓋,再淋壺身。注意衝泡工夫茶是沒有公道杯的,小壺裏的茶湯直接均勻快速的倒在品茗杯中,這個出湯的過程稱之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衝完茶後向旁邊的客人示意點頭,用手做個請的動作。
客人喝完,把杯子收集回原位,再用開水再淋壺、燙杯、滾杯、泡茶、品茶……
72閱讀
Q5:工夫茶衝泡步驟
功夫茶衝泡方法詳細圖解
一、溫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泡茶前先將沸水注入蓋碗或茶壺,一來有清潔茶具之效能,二來能提高茶具之溫度令其完全發揮茶葉之色、香,味的本質。
二、洗杯
使用杯洗清潔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三、置茶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用蓋杯的是侯可以直接用茶則置茶,投茶量則視乎所衝泡之茶類與及個人之口味。使用茶壺時則可能需要用茶漏幫忙置茶,再用手輕拍茶壺,令茶葉擺放得平均。
四、洗茶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茶葉是農產品,故此茶亦雖要清洗,隻需注水於茶葉再實時倒出便可。
五、注水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注水時最重要是注意水溫,因為不同的茶葉要不同的水溫,如要降溫則可能要用茶海 / 公道杯降溫。注水於蓋杯時可高衝,使茶葉滾動。注水於茶壺時切忌太速,以致茶葉衝出壺外。注入沸水後,高溫會令茶壺產生泡沫,可用茶壺蓋輕輕抹去。
六、浸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蓋碗浸泡時可用蓋來返動茶葉,使茶葉更易散開。用紫砂壺衝泡時則可再用熱水溫壺,用熱力外內一起將茶味迫出來,但玻璃茶壺則不宜。
七、出茶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出茶時可先倒入茶海,再倒入飲杯。亦可直接倒入飲杯,先將茶杯整齊排列,以打圈式倒茶 (亦叫作關公巡城),令每個茶杯都平均注滿,直到後來每滴倒下時 (亦叫韓信點兵)也要平均滴下,使每杯的茶色及茶味濃度亦能相等。倒出時要沉壺提手(即茶壺要自然垂低,手腕提高而手肘沉下),動作自然舒適為上。
Q6:功夫茶的泡法?想了解一下
功夫茶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閩南、廣東一帶都喜歡泡功夫茶,那麽如何泡功夫茶。
將適溫的熱水茶壺。
1、計時:蓋上壺蓋,計時1 分鍾。
2、燙杯:將溫盅水倒入茶杯中溫熱,或側置茶杯於茶船中旋轉,以茶船 內熱水溫燙後,取出置於茶盤中。
4、幹壺:將茶壺放置茶巾上吸取水分,或將茶壺置於茶船邊緣滑動,刮去壺底水滴。
將茶壺中濃度恰當的茶湯倒入茶盅,再持茶盅倒入茶杯約八分滿,此步驟稱為分茶:使用聞香杯者,直接持茶壺將少量茶水來回注入茶杯中,目的使為了令每杯茶湯的濃度相當,而利用茶盅即可省去此麻煩。
5、奉茶:端茶奉客。
6、品茶:品茶時先聞其香,再啜飲茶湯,先含在口中品嚐味道,然後慢慢咽下感受滋味變化。一杯茶最好分叁次以上啜飲,千萬不要一口氣喝完。
此外,泡功夫茶選擇品質好的茶葉才能泡出來味道更好的茶的。建議你可以到待客九品官網預定茶葉,茶樹下放養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製質量。不過待客九品每年的茶產量較少,都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關於功夫茶的泡法步驟和功夫茶的泡法步驟文字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功夫茶的泡法步驟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