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鉞(1869-1943)清末民國初人,辛亥革命元勳。 辛亥革命元勳。
寧鄉縣人。字幼蟾。黃萬鵬之子。生於清同治八年(1869)。蔭襲二等男爵。早年隨父長住西北。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虎軍營務處任職,曾率部在齊化門(今朝陽門)、東直門一線抗擊八國聯軍。並曾參與自立會事。後寓居江寧,得交張通典、禹之謨等人,思想傾向反清革命,遂在上海成立環球中國學生招待所和廣藝書局等革命聯絡機關。三十二年在上海參加同盟會。
宣統二年(1910)冬,黃鉞受同盟會派遣,偕湖南同鄉黎兆枚、陳墨西等人赴甘肅蘭州活動,謀在西北開辟革命地盤。後取得陝甘總督長庚信任,被委為督練公所軍事參議,同去諸人也各得安置。於是利用合法身份,暗中聯絡當地革命黨人,發展革命組織。
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後,陝西新軍起義響應,占領西安。陝甘總督長庚派新軍分途進逼西安,“但新軍程度幼稚,不能應”,戰事相繼失利。在此緊急關頭,黃鉞以願率所部開駐秦州(今天水市)陰擋四川民軍北上為詞,率驍銳軍6營(可直接指揮者僅1營)離蘭州。及抵秦州,積極籌措軍糧器械,並派人與陝西革命黨人取得聯係。黃興、譚延�各專派高雲麟、羅韜等潛赴秦州,以促起義。民國元年(1912)3月10日攻入秦州城內,次日宣布秦州獨立,並組織甘肅臨時軍政府,被舉為都督,8天後,蘭州宣告“反正”,有力地支持了陝西革命政權。
蘭州反正後,趙惟熙向秦州臨時軍政府爭奪權力,出兵秦州。為促成南北議和及避免戰禍,黃鉞即自請取消都督名號,解散甘肅臨時軍政府,於同年6月7日,正式解職,並於21日解甲南歸,旋被授予陸軍上將銜,並委為大總統政治參議官、大總統軍事顧問官。
民國5年(1916),黃鉞因反對洪憲帝製遭通緝。7年(1918)在孫中山領導下,出任湘鄂豫招撫使,領軍討伐北洋軍閥張敬堯。11年(1922)出任鄂北司令,與馮玉祥、孫嶽等部聯合,抗阻北洋軍閥曹錕、吳佩孚南下。15年(1926),參加北伐,任鄂豫邊防司令。次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被委任行政院參議。
民國16年(1927)“四・一二”-政變後,黃鉞多次應互濟會共產黨員湯掬中請托,冒險營救和保護一些共產黨員,還協助周恩來營救曹瑛、陶鑄、龔飲冰、王一清、陳永清、戴雲、劉立青、徐耘夫等出獄。後因與蔣介石政見不合,去職還家,隱居鄉裏。
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黃鉞在鄉與湯掬中等聯合組織湖南抗日義勇軍遊擊隊,任總司令,並與八路軍駐湘通訊處有所聯係。民國28年(1939),被湖南省主席薛嶽拘押,經周震鱗、賀耀祖等人保釋出獄。民國32年(1943)11月,病逝寧鄉,終年75歲。
[以上內容由" 豬豬找媳婦"分享。]
同名人物:
黃鉞 (1750~1841) 安徽馬鞍山當塗縣 [清]

黃鉞 (1565~1643) 福建莆田秀嶼區 [明]

黃鉞 (?~1403) 江蘇蘇州常熟 [明]
同年(公元1869年)出生的名人:
任芝銘 (1869~1969) 河南駐馬店新蔡

陳少白 (1869~1934) 廣東江門江海區

杜心武 (1869~1953) 中國十大武術家 湖南張家界慈利

許壽田 (1869~1929) 廣東惠州惠東縣

羅儀陸 (1869~1943) 湖南婁底新化 + 更多公元186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
彭士量 (1905~1943) 湖南長沙瀏陽

呂碧城 (1883~1943) 民國時期傑出女性 安徽宣城市旌德縣

龔心湛 (1871~1943) 安徽合肥瑤海區

曾平瀾 (1896~1943) 廣西崇左扶綏縣

程恩普 (1882~1943) 安徽阜陽潁東區

劉少雲 (1889~1943) 陝西寶雞鳳縣 + 更多公元1943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黃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